質量管理是在整個質量體系中運行的,因此實施質量管理必須建立質量體系。
ISO9000認證認為,質量體系是一個有影響力的體系,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和檢驗性。一個組織建立的質量體系需要形成和維護文件。典型的質量體系文件的組成分為質量手冊、質量體系程序和其他質量文件三個層次。
質量手冊是根據組織規定的質量政策和適用的ISO9000標準描述質量體系的文件。
質量手冊可以包括質量體系程序,也可以指出質量體系程序在哪里規定。質量體系程序是控制每個過程的質量,規定如何進行各種質量活動的有效措施和方法,是相關職能部門使用的文件。其他質量文件包括操作指導書、報告、表格等,是工人使用的更詳細的操作文件。
持續質量改進:
質量改進是質量體系的一個重要因素。GB/T19004.1標準規定,組織經理在實施質量體系時,應確保其質量體系能夠促進和促進持續的質量改進。質量改進包括產品質量改進和工作質量改進。努力滿足客戶,實現持續的質量改進,應該是組織各級管理者追求的永恒目標。沒有質量改進的質量體系只能保持質量。質量改進的目的是提高質量。質量改進是通過改進過程實現的,目標是追求更高的工藝效率和效率。
有效的質量體系應滿足客戶和組織內部雙方的需求和利益。
也就是說,對于客戶來說,組織需要具備交付預期的質量,并能夠繼續保持質量;對于組織,以適當的成本實現并保持預期的質量。即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期望,保護組織的利益。
定期評價質量體系。
其目的是確保各種質量活動的實施及其結果符合計劃,確保質量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和有效性。在評估過程中,必須對每個評估過程提出以下三個基本問題:
A.過程是否確定?過程程序是否正確形成文件?
B過程是否按文件要求充分展開并實施?
提供預期結果的過程有效嗎?
領導是做好質量管理的關鍵。
組織的最高管理員在質量管理方面應做好以下五件事:
A.確定質量政策。質量政策由負責執行的管理者規定,包括質量目標和質量承諾。
確定各崗位的職責和權限。
配備資源。包括財力、物力(包括人力)。
指定管理者代表負責質量體系。
E負責管理和評估。確保質量體系的持續適宜性和有效性。